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直

谁持彩带映蓝天 银发红绸舞蹁跹

发布时间:2024-05-22 17:50 来源:太和县老年大学 作者:耿万荣 浏览:
【字体大小:

近年来,在太和县城的街头公园、休闲广场和体育场,一条条色彩艳丽的彩带当空飞舞,在朝阳里,在夕阳下,一个精致的龙头,一条编织的短绳,牵动一条数米长的彩带,上下翻飞,时而轻柔缓慢,时而热烈欢腾。绳牵龙头,头带龙衣,在舞龙者手里运用自如,有时在身前翻转,有时在左右滚动,变换出不同的姿态,让人看的惊喜无限,眼花缭乱。这就是一项新兴的群众文化健身运动项目——彩带龙。


彩带龙”也叫“甩龙”,是一种融入传统舞龙的健身运动,该运动对人体肌肉、韧带、关节起到较好的锻炼作用,能预防和缓解肩周、颈椎、腰椎所带来的病痛,有益于促进身心健康。因其喜庆、欢快、大众化、易掌握、能健身,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太和县老年大学也顺应形势,根据群众的需要,在2024年春季开办了舞龙班。三天的报名时间,报名近百人,舞龙成为老年大学的一个新宠。

舞龙班老师刘国会,从事舞龙多年,是太和龙千姿舞龙俱乐部的发起人,她掌握了近百种动作要领,经常和队友们到太和湿地公园、六馆两中心、体育场、国泰广场以及幼儿园和中小学做公益推广和免费教学,让这种新兴的健身运动项目得到普及和发展。

老年大学春季开学当天,刘国会老师和她的队友,在老年大学校园内,牵绳舞龙,在音乐《中国美》的伴奏下,“前后八字”、“高山流水”、“乘风破浪”······一个个舒展优美的动作,飘逸轻灵,舞舞生风,让在场的老年大学老师和学员目不暇接,拍手称赞。

笔者有幸加入了老年大学舞龙班,跟随刘老师从舞龙的基本动作学起。

据刘国会介绍,彩带龙有龙头、龙身和龙尾组成,融合了传统舞龙、武术、舞蹈和体操等元素,动作优美,简单易学,既可以一个人演练,也可以团体集体共舞,灵活性非常强。因龙身是由彩色绸布制作,所以小而轻,不仅适用于健身,还具有表演观赏功能。

开学伊始,刘国会老师告诉学员们说,学习舞龙要有信心,掌握要领,多看多练。初次练习时,用手腕带动手臂,借势左右摆动绳子,带动龙头和龙身,让龙身随着龙头的方向而顺势飞舞,在空中划圈,做各种漂亮的动作。不要急于求成,反复多练。刚开始手臂会疼痛发酸,过几天就会恢复。

刘老师根据学员年龄和身体状况,分成2个班,分别教学,因材施教 ,从最基础的“前八”、“左右滚龙”开始教起,学员们兴致高涨,相互交流,其乐融融。每周两节课的教学,学员们意犹未尽,想多学习,尽快掌握动作要领。于是,刘国会根据大家的需要,每天晚饭后分别在六馆两中心、新体育场和健康路体育场增设课堂,学员们可以选择就近学习。刘老师自备灯光音响,安排班长曹素侠、徐保亚和曹艳、范桂霞等负责组织、安全和动作指导。

每天,学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沐浴着夕阳的余辉,舞动着七彩龙衣,伴着激昂高亢的音乐,龙头跃动、龙衣飘飘,舞出健康新生活。他们的出现,为太和民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开学两月有余,老师认真教、学员努力练,“正八字”、“左右滚龙”、“倒背龙”、“金龙抱柱”、“喜跳龙门”、“乘风破浪”等动作已熟练掌握,游刃有余。


为了做好传帮带,老年大学舞龙班的学员开展“大手拉小手”彩带龙校园推广活动,定期走进太和第一小学等多所中小学,实现“老一辈传承,新一代接力”的目标。他们结合学生的特点编排适合的舞龙动作,锻炼了体魄,丰富了课余生活。


舞龙班的学员们以龙会友,走出校园到各地参加舞龙交流活动,获得了名次,争得了荣誉,把彩带龙这项运动越来越多的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喜欢上这个运动。

太和县老年大学注重社会需求,开展舞龙教学活动,不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丰富老年生活,还让更多的太和人认识彩带龙,喜爱彩带龙,加入彩带龙健身队,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做了贡献。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大学银发一族发挥余热,吹拉弹唱、琴棋书画、门球健跑、太极舞龙,在各自喜欢的领域内焕发光彩。这也得益于太和县老年大学为广大学员提供了丰富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更贴心和个性化的服务,推动了太和老年教育的蓬勃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