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 > 微视频

家庭养殖“牛”劲足 增收致富有“犇”头

发布时间:2023-10-30 15:08 来源:太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桑青山 陈旭 浏览:
【字体大小:

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是实现富民兴村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乡的土地上耕耘创造,在我县蔡庙镇,创业青年李路路经过多年学习、摸索,走出了一条养牛致富之路。



走进李路路的肉牛养殖场,一排排宽敞整齐的标准化圈舍映入眼帘,牛舍里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悠然嚼食着草料。养殖场的主人叫李路路,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李路路建立了集饲料加工销售、肉牛养殖贩运屠宰为一体的养殖模式。


蔡庙镇豪悦养殖场负责人 李路路:

我就是从下学以来就是开始宰牛、贩牛同时在线二十余年,现在主要是以屠宰、贩运、饲养三方面为一体。然后这个小牛是从咱们东北包括内蒙古引进过来,多数是卖给咱们整个阜阳地区、太和地区人去饲喂,部分家庭正常也有个六七百头牛自己正常去饲喂,饲喂成的就是到咱们外面有很多家屠宰场,咱都跟他们有合作。包括咱自己卖出去的小牛进行回收,也都是到外地这些屠宰场回收。

为了提高养殖水平,李路路多年来不断学习和探索,从选种、饲养到疾病防控,每个环节都深入钻研,以舒适的牛舍环境,精细化的养殖技术,让肉牛的肉质更加鲜美。


蔡庙镇豪悦养殖场负责人 李路路:

咱们牛场现在总计存栏是七百多头,这次新引进的这一批小牛将近有三百多头多一点。这个牛在咱们家正常过渡好的时间几乎是得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像这一批牛出栏的时间基本上就定在十二个月到十三个月之间,因为这个平均体重都在五百五到六百之间。

要想牛儿长得好,还得牛儿吃得饱、吃得好。不同时间段引进的牛儿,李路路也相对应的采取不同的喂养方法以及喂养饲料,保证对牛肉市场不间断的供应。


蔡庙镇豪悦养殖场负责人 李路路:

这一期大牛属于后期育肥,体重现在平均在一千三百斤以上,现在后期给的饲料达到是十六斤左右。像这一期牛的话再有两个月就可以出栏了,等到咱们农历的十一月中旬刚好能赶到一个好行情,这就属于后期的大公牛。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现在李路路的养殖场发展越来越好,每到肉牛出栏时都有不少客户提前订购。广阔的市场,丰厚的收益,让李路路对养牛产业信心十足。

蔡庙镇豪悦养殖场负责人 李路路:

像这种牛体重在五百六七十斤左右,基本上得饲喂十三个月到十四个月,在咱们本地,现在成本是一万出头,喂成总计的成本在两万块钱左右,一个牛得吃到九千左右。然后像这一头牛能喂到一千四百多斤,能达到十五块钱一斤的情况下能卖到两万一千多块钱。



除了传统的肉牛养殖,李路路还经营有自媒体账号,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与全国各地的养殖户互联共通,在分享自己养殖经验的同时还能推广自家生产的饲料。这种“互联网+肉牛养殖”的形式,创新了经营模式,也拓宽了销售渠道,为传统的肉牛养殖树立了良好典型。


蔡庙镇豪悦养殖场负责人 李路路:

从2016年我接触咱们直播平台,几乎涨的粉丝都是咱们全国的养殖朋友,涨得有一百多万。在这期间,给他们经常讲解一些饲料配比、牛病治疗以及咱们牛场的管理,同时也给他们带了一些货,带货期间,我给他们就是最高的质量,最低的价格。在这期间让咱们全国的养殖户少走了很多弯路,提高了他们很多的收入效益。



肉牛产业的发展,还提高了蔡庙镇玉米秸秆的青贮转化率,生态效益迅速提升。李路路的肉牛养殖场除了自家加工的饲料外,还从农户手中收购玉米秸秆,既满足了自身的生产需求,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相结合。

蔡庙镇豪悦养殖场负责人 李路路:

在咱们这个养殖过程中包括咱们县畜牧局领导以及我们镇里书记镇长对咱们都比较关心,像咱们平时安全隐患问题包括这个养殖资金需求,镇领导县领导包括这个养殖的这个青贮黄贮包括咱县里对咱们都有补贴。

近年来,蔡庙镇立足自身优势、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紧盯肉牛产业发展前景,按照培育大户、带动散户的模式,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蔡庙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付小清:

我镇像豪悦养殖场这样的规模养牛企业总共有四家,年存栏约有两千头肉牛,每年像这样的养殖所用的玉米、秸秆都是从周边的农户家中收的,这个呢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群众这个收入的增收。目前呢我镇通过贷款贴息,争取衔接项目资金对这些养殖企业进行政策上的扶持,我们争取将这些肉牛产业作为助推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主要抓手。下一步我们镇将积极争取这个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资金,推动肉牛产业向这个规模化、标准化上去发展,从而打造养殖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