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双浮中队辅警王刚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他的“生命种子”将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今年27岁的王刚,不仅是一名辅警,还是县红十字救援队的志愿者,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并在2021年郑州水灾等重大灾害中,奔赴一线,参与救援。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双浮中队辅警 王刚:
2020年夏天,我像往常一样参加献血,听到献血站工作人员说起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事,了解到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帮助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希望后,我没有犹豫,当即就参与了血样采集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今年5月,经过中华骨髓库配型确认,王刚的血样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双浮中队辅警 王刚:
当时我就希望能捐献快一点,因为时间就是生命。能早点捐献就早点救患者。
自接到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后,王刚便决心用真情和大爱去挽救这位“有缘人”患者的生命。他全力以赴做好身体的调整工作,奔赴这场“生命之约”。经过准备,9月25日上午,王刚完成了217毫升混悬液的提取。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双浮中队辅警 王刚:
这不仅仅是挽救一条生命,更是拯救了一个家庭,能够使患者看到生的希望,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当时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毕竟还有什么事情比拯救另外一个人的生命更值得去做的呢?更何况仅仅是捐献造血干细胞这微不足道的付出。
素昧平生,却融入血脉亲情;远隔千里,却延续生的火种。随着公众认知的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队伍中,他们用爱汇聚成一缕缕阳光。
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 高震:
几年来,太和县共有7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助人为乐、治病救人的博大胸怀,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太和青年人敢于担当、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和献身公益的社会责任,充分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