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基础。近年来,阜阳市太和县关集镇通过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不断拓宽百姓增收渠道,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盛夏时节,正是黑斑蛙生长旺季。走进关集镇梁庄村黑斑蛙养殖基地,一块块蛙池排列整齐,四周围起了白色的纱帐,成群结队的黑斑蛙静静地伏在水池边,有的则躲在豆苗下遮阳,呈现出一派粮蛙和谐共生的田园景象。养殖户孙磊正在给黑斑蛙喂食,眼前这片粮蛙共养水田,便是他的“致富田”。
关集镇梁庄村养殖户孙磊告诉记者:“这属于种黄豆跟黑斑蛙套养模式。套养模式有一定的好处:黑斑蛙可以吃黄豆苗下的害虫。天热的时候,青蛙都在这个黄豆下面乘凉,黑斑蛙的习性,它喜欢阴凉处。”
通过和养殖户孙磊的攀谈,记者了解到:“粮蛙共生”模式,以粮养蛙,以蛙护粮,粮蛙共生,实现一地多收的致富新路径,它是利用蛙能吃掉农作物害虫、排泄物可作肥料,粮食作物既能净化蛙田水体、又能为蛙提供生长适宜场所,实现两者共生互促,极大提高水田利用率和种养收益。
养殖户孙磊高兴地说:“收益还可以,一亩地能挣个1万多元,效益还是可以的。现在是幼蛙,再过两个月就成长成品蛙了,那时候叫人家找车来拉,成品蛙主要供应到上海这一带餐饮市场。”
目前,关集镇正积极引导更多农户和村集体走“粮蛙共生”的种养之路,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努力拓宽富民强镇的新路子。
关集镇党委副书记吴玉雷表示:“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致力于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的经济,解决老百姓的增收难题,关集镇将大力推广这个经济效益好,养殖风险低的黑斑蛙养殖模式,给养殖户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增加村级的经济收入,实现富民强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