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过后,太和县近4万亩贡椿陆续采摘上市,各香椿主产区乡镇通过举办香椿文化节,让群众赏文化盛宴,品春之美味。
春日和煦,在税镇镇沙颍河畔,一片片香椿林在油菜花与河水的交相辉映中,别有一番皖北风韵。当地举办香椿文化节,广邀八方游客,赏美景文化,品香椿美味。
游客鲍致敏欣喜地说:“税镇镇的香椿文化节非常热闹,既能免费采摘香椿芽,还能看文艺表演、篮球比赛。”
太和县种植香椿的历史长达一千多年,这使其成为了当地极具特色的美食。刚采摘下来的鲜嫩香椿,经过开水的“洗礼”,或与面粉搭配油炸,或与鸡蛋融合煎炒,或与豆腐点缀凉拌。不一会儿,一道道佳肴就出现在食客的餐桌上。吃上一口,独特的香味在口中萦绕不散。
在太和,香椿不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太和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独特印记。每年清明节前后,太和香椿采摘季节来临,人们纷纷走进田间地头,采摘鲜嫩的香椿芽。这不仅是一种收获的喜悦,更是对传统美食的坚守和传承。如今,太和香椿已经走出太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喜爱这道美食,这使其成为太和的一张名片。
游客刘湾湾说:“每年一到春天,我和家人都盘算着香椿该可以采摘了,成了我们一个念头了。吃一口感觉满口飘香,感觉这就是春天的味道,感觉很惬意。”
太和香椿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县种植面积近4万亩,成为多个乡镇的主导产业,清明节后陆续采摘上市,每年可为农民新增收入3500多万元。太和县把香椿产业与文旅相融合,大力发展观光经济、美食经济。
大新镇副镇长刘国佩介绍:“大新镇依托香椿产业基地,沿途打造了一条观光旅游带,实现了旅游产业、香椿种植产业以及农家乐产业进行深度的融合,让游客既能享受春日的时光,也能够有场所去娱乐、去休闲、去消费。欢迎大家来太和品尝一下我们地方的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