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直

安徽太和:征集国立二十一中校徽进馆

发布时间:2024-03-29 15:39 来源:太和县档案馆 作者:陈文林 浏览:
【字体大小:

日前,太和县收藏人士杨朋先生将其悉心收藏的国立二十一中校徽捐赠给太和县档案馆。县档案馆对其捐赠档案的义举表示感谢,向其发放《收藏证书》,并赠送文创产品一套。

国立二十一中校徽,铜质,圆形,直径2.5cm,厚1cm,正面倒立三角形内镌刻“国立廿一中”,背面刻有“阜阳元昌制造,65(编号)”。经查考,该徽章系民国时期阜阳著名的蔡元昌银楼制造。

据了解,国立二十一中系太和中学前身。抗日战争时期,位于国统与边区交界地带的太和一度成为江苏省政府驻地,大批沦陷区人民迁至太和,为解决苏鲁豫皖大批青年教育问题,1942年初抗日将领王仲廉在萧县临时中学(西迁太和)的基础上,利用徐禅堂、山西会馆及闲置民房,创建苏豫皖边区战时中学9月教育部同意将苏豫皖边区战时中学改名为国立二十一中,抗战胜利后,太和校产划归太和县,在此基础上创建安徽省立太和中学。国立二十一中,聘请张海观、萧龙士、徐家震等名师,树立了勤学苦读、重在实践的良好学风,培养了中国环境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画家卓然,雕塑家陈天等学子。

该校徽为研究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教育及太和县历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填补了馆藏空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