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 > 微视频

太和:传承非遗 助力“双减”

发布时间:2023-11-15 10:49 来源:太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谢苏萍 浏览:
【字体大小:

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中来,近日,太和县第五小学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艺术魅力。

活动中,太和县面塑非遗传承人刘慧介绍了面塑的起源,并手把手教孩子们“熊猫”面塑的制作手法。孩子们则发挥想象力,纷纷动手探索制作,经过简单的捏、搓、揉、切、塑等步骤,不一会儿,一只只憨态可掬、灵动有趣的“熊猫”在孩子们手中显现出来。

太和县第五小学学生 孔若菲:

我特别喜欢面塑,喜欢面团在手里黏糊糊的感觉,每一处都是我精心做出来的,感觉很有成就感。

太和县第五小学学生 许馨桐:

我以前也非常喜欢玩橡皮泥,但捏不好,今天老师现场教了我们捏面塑的手法,通过亲手制作,我感到非常开心。

面塑,作为一门传统的民俗技艺,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延续着文化的血脉。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感受经典之美,领略非遗传统文化魅力,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更能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太和县面塑非遗传承人 刘慧:

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焕发生机与活力,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古老的民间技艺,能被小学生们看到并掌握,让传统文化艺术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我感到很欣慰。

据了解,自“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太和县第五小学不断调整课程设置与安排,相继开设剪纸、太和清音和面塑等传统非遗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县第五小学大队辅导员 王晓燕: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让他们亲身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也能让更多学生从小了解非遗,从而继续传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