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阜阳市太和县近4万亩国家地标志农产品-太和香椿陆续采摘上市,吸引游客采摘、品春天味道。当地打造观光经济带、美食经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流量变“留量”,以春日经济促群众增收。
在沙颍河畔,一片片油菜花田里,一棵棵香椿树穿插其间,与河水交相辉映,宛如一幅水墨画。游人前来踏青,采摘今年第一茬香椿芽。
游客王明月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太和香椿就上市了,我和朋友都会过来采摘一点,这里的香椿是太和的地方特色,香味特别浓郁,吃上一口,满嘴飘香,感觉这就是春天的味道。今天是专门过来采摘,还能感受到田园风光,心情的话是非常得很开心。”
太和县香椿种植户哈健强介绍:“我们推出了香椿采摘、香椿盆栽,安排专人为游客讲解30多种香椿制作方法,让游客在我们这里能感受到方特色美食文化。谷雨前的太和椿芽品质优良,色泽油光,肉质肥厚,清脆无渣,被称为“太和贡椿”,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22年5月,“太和贡椿”制作技艺被安徽省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鲜采摘的香椿嫩芽,经过开水的洗礼,或煎、或炒,或拌,或蒸,当地开发出一道道融入香椿特色的地方美食,让游客大饱口福。”
“我们现在的香椿我们推出了粤菜跟徽菜相融合,做出了10几种做法,比如说香椿酱焗大黄鱼、香椿炒鸡蛋,客人来我们店的时候,可以吃一桌香椿的盛宴。”太和县某酒店主厨陈坤说。
小“树叶”带来了游客、吃出了美味,当地深挖生态、产业及自然人文等特色资源,发展观光经济、美食经济。
太和县大新镇副镇长刘国佩高兴地说:“我们因地制宜,将香椿与油菜花有机结合,沿途打造旅游观光经济带,游客既可以体验到采摘的乐趣,也能就近品尝香椿美食、购买香椿产品,欢迎大家来太和,品地方味道,共赴春日之约。”
据了解,太和县年产香椿200多万公斤,占据全国销售市场的21%以上。香椿逐步形成种植采摘、深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已成为太和县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每年为农民新增收入5000多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