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人们在重阳节当天佩茱萸,饮菊花酒,登高望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是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亦是重阳。为宣传重阳节传统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重阳节传统知识,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太和县图书馆在六馆两中心举办 “重阳节文化民俗展”展板宣传活动。本次展览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历史演变、民间习俗、文学记述、神话传说以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重阳节起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是我国传统的岁时节日。重阳节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尽管其中的民俗活动在各地不尽相同,但经历千年而不衰,说明了这一传统节日的民俗魅力和文化魅力。本展览中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历史演变、民间习俗文学记述、神话传说,以此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重阳节寓意为健康长久,中华民族向来又有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因此,重阳节又被定为老人节。在发展过程中,重阳节还融合了敬老养老的儒家理想与孝道伦理,也融合了道教养生贵生、驱邪求寿的世俗理念,逐渐由最初的天伦祈祀型国家大礼转变为人伦娱乐型的民间佳节,成为一个世俗化的全民传统节日。如今,在全球化老龄工作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成为我国老龄工作的一个集中点,并转变为一个具有现代内涵的重要的社会性节日,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重阳登高、赏菊、敬老等习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需要,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理想和祝愿,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重阳在古老文化的积淀下节日情怀浓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重阳节和许多传统节日一样,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结晶,我们这一代人也应该合理地传承。
总之,我们要秉承重阳文化,尤其是要把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折射出来的至崇理念和人文精神同新时代紧密结合,才能构建和谐美好社会。